2009-08-31| 【  【打印】【关闭】
 北京天文台从1958年开始筹建,2001年融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天文台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 艰苦创业阶段(1958-1966)在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提出,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在北京建设一个以进行天体物理研究工作为主的现代化天文台。1957年1月8日中国科学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立北京天文台的决议。7月,在法国侨居多年的著名实测天体物理学家程茂兰先生回国,被聘为紫金山天文台一级研究员。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第20次院务常务会议通过紫台制定的“北京天文台筹建计划”。1958年2月22日国务院批准“北京天文台筹建计划”,成立北京天文台筹备处,任命程茂兰为筹备处主任。4月中国科学院派肖光甲来筹备处任办公室主任。
(一)  天津纬度站建立根据1956年8月莫斯科国际地球物理年区域会议提出的建议,紫台在当年11月2日派邹仪新等会同来华考察的三位前苏联天文学家赴天津北纬39°08′ 纬度线上勘察选址,并于12月22日向中国科学院报请并获批在天津西郊曹庄建天津国际纬度站。1957年2月开始基建,7月1日中国科学院命名该站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天津纬度站”,研究员邹仪新为站主任。1957年冬,向前苏联订购的ZTL – 180 天顶仪运抵天津,1958年初夏安装完成,投入调试、观测。1958年8月天津纬度站建成。该站平均每年有240个观测夜,每夜取得将近12个星对观测值,为我国极移研究和服务提供了宝贵资料。1962年7月10日根据中国科学院第四次院务会议关于调整天文机构和领导体制的决定,天津纬度站改属北台筹备处建制。
(二)  沙河工作站建设为了满足国家测绘和国防部门对精确时号的迫切要求,北台筹建计划中把在北京建授时台作为重点。1957年冬,紫台派王绶琯、朱守仁等来京落实筹建,选定昌平县沙河镇离主干公路5公里的七里渠村收讯保护区建立授时站。1958年8月开始基建,1959年成立授时组,罗定江任组长(1962年罗定昌任副组长)。从1960年开始先后安装了西德R/S 7804石英钟组、法国OPL超人差棱镜等高仪,并研制装配东德蔡司中星仪20618的光电观测设备,这些仪器逐步投入工作。1960年5月1 日起正式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精度为0.1秒的民用授时信号。1962年后向我国授时网(中心在上海天文台)提供观测结果。1965年用以上仪器的观测资料、石英钟收时、守时资料,参加授时网“时号改正数”归算,数据为测绘、国防部门正式采用。北台筹备处的射电天文工作,是遵循中国科学院吴有训副院长的意见,利用1958年4月19日海南岛中苏联合日环食观测期间向苏方学习的射电天文技术,按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陈芳允先生提出的“射电天文发展规划”首先在北京实施,工作从太阳射电观测开始。1958年7月在陈芳允和王绶琯主持下,将苏方留赠的两台厘米波射电望远镜安装在沙河站。1959年组建北台与电子所合作的射电天文组,组长为王绶琯、副组长为吴怀玮,下分设三个小组:米波组、厘米波组、理论组,小组长由吴怀玮、钱善瑎、王绶琯分别担任。厘米波组1964年完成第一代电子管接收机3.2厘米射电望远镜的研制,于1965年投入太阳常规观测。米波组与部队工厂合作设计制作抛物面天线,逐步发展为以密云站为基地的,以发展米波高空间分辨率设备观测为目标的科研小组,从1958年开始了制作米波单机以及以后4面直径6米天线的联机、干涉实验。北台的光学太阳观测研究工作开始于1958年。为了适时参加国际地球物理年,紫台于1958年5月派陈彪带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班学生史忠先、吴铭蟾来京,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白家疃地磁台场地,配合苏联专家安装苏制的AФP-2 太阳色球望远镜。6月,紫台改派沈龙翔前来接替陈彪的工作。7月底完成仪器调试,并按时投入国际地球物理年的常规观测工作。该仪器成为北台太阳学科最早的生长点。1960年正式成立太阳物理研究组,林元章任组长,王贵名、沈龙翔任副组长。1962年为了便于对太阳工作的管理,在沙河站修建色球望远镜和太阳望远镜观测室。1963年色球望远镜从白家疃迁到沙河站。1965年由陈彪负责,联合南京天文仪器厂和上海分院科学仪器厂研制的60厘米太阳望远镜出厂运至沙河站安装,投入太阳黑子强磁场测量,与有关单位协作深入开展太阳活动预报的研究和服务。1963年3月,紫台为北台向原民主德国订购的40厘米双筒望远镜、60/9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运到北京,为此在沙河站西北区又盖了三个圆顶观测室,其中一个为2.16米望远镜中试设备60厘米望远镜预留。1964年4月至9月原民主德国蔡司厂派以总工程师哈特(L. Harth)为首的安装组前来,台内组成以洪斯溢为组长,有关人员参加的中方安装组配合,历时4个月完成安装。两台望远镜在沙河站落成,成为北台光学天体物理观测工作的起点。1965年11月,中国科学院和紫台人造卫星观测系统办公室对全国人卫系统进行调整,决定将北京天文馆人卫观测站宋淑珍等6人并入北台,并于12月迁进沙河站,成为北台人卫组,宋淑珍任组长。该组拥有前苏联提供的卫星常规观测用AФ-1型广角望远镜、苏式航测照相机和相应辅助设备,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人卫系统的重要观测点,受我院各人卫台站委托,积极参加并协调为<东方红>卫星上天做准备的“405”和“40502”任务的观测工作。至此,沙河工作站已拥有恒星、太阳、射电、授时、人卫等学科的观测设备。到1965年底北台筹备处人员增至285人,其中科研人员104人,一个以天体物理为主的综合性天文台初具规模。
(三)  光学天体物理台站选址选择一个优秀的现代光学天体物理观测台台址是筹建北台的主要任务。1957年10月,紫台派李竞、黄硼随程茂兰先生来京落实这项崭新而又艰巨的任务。程先生向他们讲解光学天体物理台台址的基本要求,介绍现代天体物理的观测方法和理念。自1957年冬起,在程先生的直接指导下,选址组以李竞和李启斌先后担任组长,人数由几人增至四、五十人,最早以北京西郊为勘选地区,走遍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行程数千公里,经过两次反复,历时七年之久。 1964年11月,经中国科学院批准,确认河北省兴隆县南双洞乡连营寨为天体物理光学观测基地。选址期间正值国家三年经济困难,生活条件极差,选址人员长期奔波于荒山僻野,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程茂兰先生及老一辈天文工作者张钰哲、李珩、戴文赛、赵文彪等曾经到选址地勘察,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首次在中国选择到一个适合现代光学天体物理观测要求的良好台址,获得了院1965年优秀成果奖。
(四)  党政及科技系统组织建设1958年4月,肖光甲调到北京天文台筹备处任办公室主任。9月,洪斯溢调来任全台业务秘书(后兼数理化学部秘书)。不久夏柏、赵瑞盛、齐学连等相继来台,担任台站及行政部门领导。1958年9月30日,北台成立机关党支部,肖光甲任支部书记。一年后中科院党组批准北台筹备处建立党的领导小组,肖光甲任组长,夏柏、洪斯溢为组员。行政系统方面当时设有秘书(业务)组、人事组、器材组、行政组(后渐扩大为科、处)。科研系统方面设有授时组、太阳组、射电组、选址组(先后改为天体物理组、恒星组),后扩大为研究室。技术支持系统设有金工厂、天文仪器设计组、光学组、计算组、自动化组等。随着筹备处党、政、技术支持机构的逐步完善,大大推动了建台工作的进展。但由于适逢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原在中关村计算所以南建立一栋8000平方米的天文研究大楼的计划始终未能启动。北台筹备处机关行政用房及计算室、设计室等都挤在大操场北侧微生物所的三层楼的顶层(约800平方米)。曾暂驻生物物理所主楼一层三间屋子的恒星室随后也搬到这里。楼后小院平房用作食堂、仓库。往北约200米的基建设计院办公室的东头一层被光学组的磨镜、镀膜车间和光电成象组挤占。楼东侧平房扩充为金工厂。中关村南一街北口西侧一块约200多平方米柏树环绕的坟地(时称“松树林”)则开辟为器材组办公室、仓库、汽车场、木工棚。这样因陋就简的台本部一直坚持了三十多年。
(五)  人才培养人才是天文台的生命线。建台初期,首先是紫台支援了一批天文专业人员,南京大学天文系也输送了一批应届毕业生,成为科技队伍的基本骨干,后从中科院陆续调进一批党政管理干部,接收了一批复员转业军人,还争取从其它院校多分配一些应届毕业生。1958,1959年两次从社会上招收了五、六十名学习成绩和思想表现较好的高、初中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培养,少数送有关单位代培,这部分人多数在长期工作中增长了才干,成为业务骨干,有些还担任了领导工作。程先生为扩大科技人员的来源,积极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办天文系,推动北京大学举办天体物理专业。经程先生和北大副校长周培源先生多次沟通,终于成功地在北大地球物理系设置天体物理专业,并从该系三、四年级学生中抽部分人转为天体物理专业学生,使北台在1962年、1963年得以分配到十几名北大天体物理专业毕业的高素质人才。此后,北师大天文系毕业生也陆续进入,逐步成长为北台的科研骨干。1959年底,在沙河站办了一个全国性的第一期射电天文训练班,这些人后来大部分留在射电天文岗位上。1960年秋,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商定由各研究所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各种物理专业训练班,培养各所科研急需人才。北台获准从武汉测绘学院三年级学生中抽调30人参加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二部天体物理训练班,加上北台在职青年8人插班学习,学期二年,毕业时北台留下了15名。再加上每年秋天从国家分配到一些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基本上满足了台内各学科发展的需要。那段时期,国家还在实行研究生教育制度。程茂兰、邹仪新、王绶琯诸先生为导师,曾培养研究生6名,不久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
(六)  艰苦创业期间的科研工作1960年天体物理组成立,由程茂兰负责。天体物理组下辖选址、光谱、光电、照相几个小组。选址组由李启斌任组长。他在完成选址任务后于1964年底执笔的“北京地区天文气候及北京天文台的台址”一文发表在1965年的“科学通报”上。光谱组由黄磷负责,他从苏联回国时,带了一些目视双星的照相光谱片,在程先生的指导下,与胡景耀和紫台莫静儿合作,对这些光谱片进行了处理,写成一篇题为“几颗目视双星分光光度研究”的论文,发表在1962年“天文学报”上。光电组由沈良照负责,他们自行研制出恒星光电光度计,利用北京天文馆、北师大的赤道仪进行观测,先后在“天文学报”上发表了“1963年武仙座新星的光电观测”( 1964)和“御夫座ζ星的1963-1964年食的光电观测”(1965)论文。照相组由李竞负责,通过调研进行了选题。1965年下半年黄磷等人还使用安装在沙河的施密特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发射线星MHα328-116,结果发表在1966年的“科学通报”上。这些是北台科研人员最早发表的一批论文。1965年11月天体物理研究室成立,程茂兰兼研究室主任。射电天文组在开展了太阳3.2厘米波段流量的绝对定标工作,其绝对精度与日本TYKW9400相差在1%左右,结果在1976年天体物理学报上发表。钱善瑎等进行了射电天文理论研究,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王绶琯、程嘉钧等完成651任务设计并投入研制。吴盛殷等在澳大利亚克里斯琴森(W.N. Christiansen)教授指导下,开展了干涉仪阵天线传输线的研究。
二 在动乱中前进(1966-1976)   自1966年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科学研究工作受到极大的影响,不仅理论研究,连自1958年秋由程茂兰先生建议、中国科学院组织院内外多个单位为北台联合研制、并列入国家专项计划的2.16米反射望远镜重要工程也停了。然而北台广大干部和科研人员出于职业良知和对人民事业的忠诚,抵制各种干扰,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推进建台和科研工作,尤其在周恩来总理1972年发出要重视基础研究的指示后,北台筹备处的工作得到显著的进展。 
(一) 兴隆光学天体物理观测站建成 从1966年开始,以汪国英副科长为首,基建科带领李峰、孙益礼、高为是、郭子和、董士仑、李致森、林柏森、李孝昌等一批青年科研人员,他们放下自己的专业,长期扎根工地,与施工单位密切合作,促使基建工程顺利进行。1968年4月至9月,依靠台内原安装组的力量,将沙河站的双筒望远镜和施密特望远镜顺利的安装在兴隆站新观测室。1968年8月1日,兴隆观测站宣告竣工建成。1968年10月,作为2.16米望远镜中间实验的60厘米望远镜也顺利安装在兴隆,经过调试投入正常观测,开始对密近双星作光电测光。施密特、双筒望远镜则用作光谱和照相观测。1973年11月起,为解决天文底片短缺问题,蓝松竹与中科院化学所周本茂等合作开展研制。至此一座初具规模的光学天体物理观测基地落成。1974年,恢复工作的肖光甲和洪斯溢与恒星组的一些同志带着“216”工程该不该上马的问题,逐个向著名学者周培源、钱学森、吴有训、竺可祯等作调查研究,取得科学院的关心和支持,“216”重大工程重新恢复。1975年8月30日,沈良照在兴隆站独立发现天鹅座新星爆发,成功拍摄了光谱,推动了恒星室的研究工作,活跃了学术气氛。1976年,美籍华裔著名学者林家翘来华,在钱三强副院长指导下,力学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举办了星系密度波理论学习班,北台派李启斌、韩念国、翁士达参加,在林先生的指导下,李启斌与韩念国合作,研究星系密度波长期维持机理及其与恒星形成的关系,取得的成果在「中国科学」等刊物发表,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表彰。
(二)  密云射电观测站的建立沙河站原来是为授时工作而选的台址。为了寻找一个更好的射电天文基地以满足王绶琯提出的米波多天线射电干涉仪课题要求,1959年起由王绶琯、傅其骏、吕五经、郑怡嘉、张纯璐等组成选址组,先后到河北阜平、三河、密云水库至古北口一带实地勘测,走遍太行山河北省一侧、冀东地区及京北山区平原交界处,历时四年多,最后选定密云水库北岸的不老屯村南开阔地带为射电天文工作基地。1970年,为满足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的太阳活动预报工作的需要,研制并建立了太阳10厘米波长射电望远镜及常规观测系统,成为我国惟一延续至今长达3个多太阳活动周的太阳活动射电指数系统。3.2厘米射电望远镜坚持常规观测,积极参与太阳活动预报。1972-1977年间成立射电辐射计晶体管接收机定型研制小组(组长杨竹信),并由工厂加工25套,连同设计加工的抛物面赤道仪天线系统,供给云台、南大、北大、北师大等单位建立不同波长的太阳射电望远镜,为建立全国太阳射电联测网做出了贡献。在王绶琯的主持下集中力量进行密云射电观测站的建立,于1967年建成工作频率为146兆赫,由16面直径6米天线组成的多天线太阳干涉仪。并在此基础上再发展一架频率为450兆赫的“2×16”太阳复合干涉仪,该系统于1974年12月初调试成功,分辨率和灵敏度有很大提高。
(三)  太阳物理研究1968年9月22日在新疆西部地区发生日全食。北台派出14人会同包括天文、气象、地球物理、电离层、重力等学科的三百多位专业人员参加了观测,并首次在A – 24飞机上进行日冕观测。综合观测取得显著成绩,为以后的日食观测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观测结果发表在1976年“天文学报”第一期等学术刊物上。同年蓝松竹、叶基棠等人参加科学院组织的珠峰地区太阳辐射常数和天文气候考察,也取得了较好成果。1969年4月,北台开始发布太阳活动预报,为地球物理、邮电通讯、航天、国防等有关单位提供电离层突然骚扰,和太阳质子事件预报服务。1971年受全国天文台、馆、站、地球物理所、空间中心及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委托主编出版〈太阳地球物理资料〉月刊。林元章负责创刊,邹仪新长期负责主编。1972年太阳磁场望远镜研制工作正式启动,这时寻找一个最合适的太阳物理观测的台址提上日程。1975年5至7月通过对沙河站、兴隆站和怀柔水库光学对比观测,得出在怀柔水库获得的太阳米粒组织照片清晰度最佳。据此科学院批准在怀柔水库建北台太阳物理观测站。1975年7月太阳物理研究室成立,史忠先任室主任。
(四)  时纬仪器研制及观测服务张国栋等人研制了电子计时仪代替原始划线计时仪,使光电中星仪的观测精度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该仪器在全国系统中保持前列。1963年李东明提出“应用对称视栅来记录棱镜等高仪中双象的过星时刻”新概念,受到同行的重视,在中科院的支持下,1968年开始,北台与天仪厂、上海台合作研制成功I型和以后的II型光电等高仪。成为全世界同类型仪器中唯一全自动、观测极限星等最高,效率也是最高的仪器。天津纬度站,天顶仪的观测始终保持正常有序不辍。派员与南京天仪厂、上海台、陕西台共同研制出可克服观测中大气抖动的真空照相天顶筒,1976年安装投入使用,并建立了相应的钟房、控制室、坐标量度仪、暗室、计算机房等配套设备,取得了可用于时间系统和极移服务的观测成果。
(五)  天文因素与地震关系研究1966年河北邢台地区发生大地震,造成严重灾害,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预报工作受到国家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1968年北台成立研究天文因素与地震相关性的研究组,名为223组,李启斌任组长。70年代后期该组的研究内容扩展为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北台决定将其更名为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组。
(六)  天文史研究   1974年冬,中国科学院和国务院科教组要求北台承担两大课题“中国天文学史的研究与编写”和“古代天象记录的整理研究”。对于前一课题,北台派郑文光等人,依靠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专业人员,以及紫台、陕台、北京天文馆人员的共同参与,于1978年末完成 《中国天文学史》,1979年完成 《中国天文学简史》,1981年7月完成 《天文史话》 三部著作的编写和出版。对于后一课题,北台庄威凤、王立兴等与紫台、南京大学等协作单位组成“天象资料组”,会同二十六省、市、自治区有关单位约三百人,历时三年,查阅了包括二十五史等约十五万卷史书和全国所有地方志及其他古籍,共收集到天象记录1万多项和相当数量的天文史料,经过十年左右的精心整理,于1988年完成 《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1989年完成《中国天文史料汇编》第一卷,1985年完成地方志工具书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的编写和出版。这是天文史学界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
(七)  天文刊物出版在此期间业务科与一些科研人员不定期地油印出版 《天文动态》 内部刊物,专门刊登天文学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活跃了台内外学术气氛。1972年9月《北京天文台台刊》(中文版)正式创刊,并请郭沫若院长题写了刊名。
(八)  机构调整从1970年起,北台的党组织逐步得到恢复,4月台党委成立,高坤任书记,夏桂林(军代表)任副书记。1973年北台进行科研机构的调整。1月射电天文组改成射电天文研究室,3月授时组、223组、人卫激光组合并成天体测量研究室。9月参加组建北京地区天体演化理论研究组。1975年3月31日肖光甲复任党委书记,余伟才、高树栋任副书记。但是由于全国政治形势动荡反复,和其他工作一样,科研工作也只能艰难前进。
三 科学的春天(1977-2000)   1976年10月,十年文革动乱结束,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科研工作秩序逐步走向正轨。   1977年3月,台党委重新调整,中国科学院派于强任书记,周光耀、李树枫任副书记。同年10月国务院任命程茂兰为北京天文台首任台长,周光耀、王绶琯为副台长。1980年1月19日,王绶琯任台长,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彬、洪斯溢、冯国彦、张子恒任副台长。同年8月21日科学院调齐进任台党委书记,增加梁学增任副书记。   1977年10月,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十五届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基特峰天文台台长戈德伯格(L. Goldberg)为首的10名天文学家组成的美国天文考察团来我台访问,参观了兴隆站,进行了多学科的学术交流,从此开启了我台国际交流的新时期。1979年8月,洪斯溢参加以张钰哲为团长的中国天文学会代表团,赴加拿大蒙特利尔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协商恢复中国天文学会的合法席位,1980年5月正式恢复中国天文学会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会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上来”,1978年在北京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强调了科学现代化在实现四个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为知识分子正了名。我台有洪斯溢、庄威凤等参加了大会,12项科技成果受到大会的表彰。   大会后,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根据科学院“关于继续进行科学技术干部提职称工作的通知”对全台科技人员进行了职称评定,共有104名得到晋升(占全台人数42%),其中研究员一名,副研20名,助研和工程师88名,同时较大幅度地提高了他们的工资,大大鼓励了大家工作的积极性。一批学术骨干陆续被派往欧、美、澳等国进修,使自己的研究与国际主流衔接。与此同时,一项有效地促使科技人才迅速成长,保证科研得以持久、创新的培养研究生制度得到恢复。仅1978年我台就招收研究生18名,而且从此成为经常性制度。1981年7月,星系物理研究室成立(邹振隆任主任,屠乃琪任副主任)。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台领导因势利导,及时把全台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科研业务工作方面来,从而在重大观测设备的研制、台站的建设和完善,天文观测与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89年初,台党政领导班子换届,李启斌任台长,李峰任副台长,王绶琯任名誉台长,王旭发任书记,李峰任副书记。根据党的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在领导体制上,实行“所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在科研管理方面,撤消研究室建制,在清理课题的基础上,实行以课题为基本单元的合同制管理,科研经费按课题进行分款管理。从1993年起,陆续对各观测站实行首席科学家制。对全体职工均实行职务、职称聘任制,并将工作业绩与相应的物质奖励挂钩,鼓励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一)太阳复合干涉仪和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1980年8月,密云站在已建450兆赫2×16太阳复合干涉仪的基础上,将单天线直径由6米改为9米,并相应加高,建成为460兆赫4×16太阳复合干涉仪,并投入太阳第21周活动峰年的观测,即发现太阳活动区高分辨率精细结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一些很有意义的现象。   早在1973年王绶琯提出利用多天线干涉仪研制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的方案,列入科学院七五期间重点科研项目之一,在澳大利亚克里斯琴森(Christiansen, W.N.)教授友好帮助,以及与荷兰、澳大利亚、瑞典等国有关单位具体合作下,232兆赫综合孔径系统于1983年12月联调成功。绘制了第一张仙后座A二维天图。1984年通过院鉴定:确认达到当时国际同类设备的先进水平,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密云232兆赫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主要用于北天区低频射电源巡天、超新星遗迹、低频变源及星系团等课题的观测研究。该系统1985年投入观测后,经过10年的努力,圆满完成北天区的观测。编成中国第一部射电源巡天星表,记录约为34000个射电源,为当时世界上最完整的低频射电星表,此外还观测到一批超新星遗迹和新射电源。1990年该望远镜增加了327兆赫综合孔径系统。1993年又发展了16×12双频干涉仪模式相加系统,其接收面积相当于口径47.6米单天线,可用于行星际闪烁和脉冲星观测研究。
(二)  怀柔太阳物理观测站建成和太阳磁场望远镜及多通道太阳望远镜   怀柔太阳物理观测站,1981年完成土建设计,1982年动工,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完成基建工程,这一座在怀柔水库上的球型圆顶塔形结构、距水面30米的悬臂挑梁式观测台,不仅符合使用要求,且外形新颖美观,形成怀柔水库的一个独特景观,因而获得了中科院和北京市规划局的优秀设计奖,被评为北京市全优工程。太阳磁场望远镜1984年顺利安装于怀柔站,1986年12月通过院级鉴定,确认该设备总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关键部件窄带双折射滤光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它的成功使我台的太阳磁场和速度场的观测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太阳磁场望远镜1987年、1988年先后获中科院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0年代初,艾国祥提出多通道滤光器太阳望远镜设计方案。即采用分光束方法,同时得到许多波段的单色像和工作面(通道),1984年与天仪厂合作研制通光器口径为600毫米的太阳多通道望远镜。该镜设制的滤光器功能强大,用CCD接收器实行图象处理,主镜筒上构架太阳磁场等5个系统组合的望远镜可以同时获得太阳多个层次的磁场、速度场和强度场信息。该望远镜于1990年制成,1994年通过院级鉴定,1995年获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  1.26米红外望远镜   由紫金山天文台龚树模先生等倡导,天仪厂承担望远镜主体,胡景耀、钱忠钰承担光度计、数据采集和计算机控制的1.26米红外望远镜于1988年安装在兴隆站, 12月1日通过院级鉴定。199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望远镜投入运行后,开展了一系列红外源的观测,成为我国红外天文学的开端。
(四)  2.16米望远镜   216望远镜主体工程于1974年重新上马后,在中国科学院领导下,重新确定设计任务书,在工程总负责人龚祖同先生和顾问王大珩先生的指导下,和各联合作业单位密切配合下,工程进展迅速,在天仪厂完成厂内组装、联调、验收后顺利运至兴隆站安装。1989年10月,高35米、外径22.4米的“216望远镜”观测室建成。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在兴隆站主持举行“2.16米望远镜”落成典礼。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国务院副秘书长刘中德、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前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秘书长郁文、著名老科学家钱三强、王大珩、雷天觉,各协作单位领导人以及王绶琯、叶叔华为首的天文工作者2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架我国自行研制,时间长达三十年,凝聚着我国科技人员、天文工作者整整两代人心血的两米级天文望远镜终于建成,它是中国天文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它的通光口径在长时间内名列远东第一。1996年12月通过鉴定,确认2.16米望远镜“首创使用中继镜作为折轴系统转换,是一台两米级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光学望远镜”,1997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16米望远镜落成后的一个月,12月15 – 17日即投入以法国为主的14国17个天文台的国际恒星光谱联测,发现HR 1099的白光大耀发;对θTau的精细观测发现新的脉动频率,发表论文10篇。在星系研究方面,1993年5月30日它首次将一个X射线源证认为视星等17.9等、红移0.32的类星体,显示了从事暗光源光谱工作的能力。此后的三年期间共发现410个活动星系核(包括182个类星体,211个塞弗特星系,和17个BL Lac天体,特别是一批近邻亮类星体);它还完成了大样本亮红外星系分光研究,并对活动星系核国际联测做出了贡献。2.16米望远镜作为“全球望远镜”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国外的10余个天文台,合作观测白矮星和激变星的短时标光度,发现了一批新变星和新的光度周期。  2.16米望远镜从1989年至2000年取得的观测资料和相关数据而发表的论文约220篇,研究涉及到恒星物理、星系物理与活动星系核等主要天体物理领域。王力帆、胡景耀等对超新星SN 1993 J爆发的不对称性研究使我台天文学家的成果首次发表于高影响因子的刊物Nature上。
(五)  观测宇宙学研究  1980年代,星系物理研究室在陈建生主持下,研制成功一台多功能、高效率的双通道电视扫描仪,用无缝光谱法检视施密特望远镜巡天底片,在一个6○ ×6○ 天区发现了440个类星体候选体。他们还开展了类星体吸收线系统的证认方法和统计特性、星系环境与其活动性的关系、宇宙大尺度结构等方面的研究。1990年代,陈建生提出针对我国国情的大样本战略,由北京天文台主导,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康涅狄格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合作进行BATC巡天项目,对兴隆站施密特望远镜的机电控制、探测装置实施现代化改造,建成具有15个颜色、1度视场的CCD测光系统,开展了从银河星团赫罗图、近邻星系的结构和成分、星系团成员证认和动力学以至类星体的发现和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成果。邹振隆同合作者开展了星系相互作用与其活动性关系的研究。武向平与其合作者利用引力透镜效应研究宇宙中暗物质分布,10年来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50多篇论文和一本《引力透镜效应评述》专著,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其成果获199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六)  恒星物理研究  在恒星物理观测研究方面,以60厘米望远镜光电光度计观测,从1975年至1994年统计,有关脉动变星论文141篇,密近双星论文110篇,和恒星以外的天王星掩星等论文16篇,共计发表论文268篇。新发现8个盾牌座δ变星,4个其它类型变星,7个双星轨道光时效应的恒星,麒麟座V651变星变幅大衰减,HR1099特大白光耀发,矮造父变星周期变化中的一些有别于恒星演化的特殊变化,还有天王星光环,这些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论文和观测数据多次被国际上核心刊物上的论文所引用。1994年,胡景耀主持对60厘米望远镜进行技术改造,将它作为超新星巡天专用。到1999年底,5年共发现35颗超新星,成为我国天文学史上发现超新星频度最高的时期。(七)  太阳系研究  在太阳系研究方面,施密特望远镜小行星巡天项目从1995年至2000年发现小行星2213颗(暂定编号),其中近地小行星3颗、特殊小行星1颗,获永久编号的5颗,获命名权的210颗,还发现1颗彗星。哈雷彗星1985-1986回归年期间,刘宗礼观测到特殊“断尾现象”,被哈雷彗星国际讨论会组委会选为最有代表性的照片。北台还对彗-木碰撞等一系列罕见天象进行了观测研究。(八)  太阳活动预报与太阳磁场和速度场研究  太阳活动预报和研究进一步发展,逐步走向世界,1980年代前后多次派员参加在美国、法国举行的“国际日地预报讨论会”。1992年中科院成立日地物理预报中心,作为国际无线电科联日地资料快速交换及世界日服务组织的北京区域预报中心,该中心兼太阳预报中心挂靠我台,推进日地物理研究和预报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我台主编的《太阳地球物理资料》从1980年起与国外20多个国家的50多个单位进行资料交换。1987年秋,太阳磁场望远镜和美国大熊湖天文台联合进行太阳磁场的“日不落”观测,确认太阳磁场网络和网络磁元寿命大大超过从前人们的预想的时间尺度。太阳磁场和速度场研究与美国、日本同行进行过多次交流。(九)  日食观测和太阳辐射能谱研究在日食观测方面,继1968年9月22日的新疆的日全食和日环食观测后,陆续参加了1980年2月16日瑞丽日全食、1983年6月1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日全食、1987年9月23日全国日偏食、1988年3月18日菲律宾日全食、1997年3月9日黑龙江省漠河县日全食等观测,积累了大量珍贵的观测资料,尤其是1980年2月16日和1983年6月11日两次日全食时,依靠天仪厂研制的“闪光光谱仪”和“日食光谱仪”分别成功地拍摄到色球闪光光谱,特别在1983年日全食观测时,在358.9~660.8纳米波区范围证认出7047条色球谱线(其中332条国外未发表过)和10多条日冕线。  这个时期应有关部门要求,先后在北京、昆明、乌鲁木齐、临潼、德令哈、漳州、三亚、安阳、哈尔滨以及南极长城站、中山站进行了太阳辐射能谱测量,为我国太阳能利用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十)宇宙射电研究  宇宙射电研究,与德国马普、荷兰准葛洛等射电天文研究所同行合作,开展各类活动星系核多历元甚长基线干涉(VLBI)成像观测,系统地对其发现的类星体、射电星系的视超光速源中的物理机制进行理论探索,在对多种类型的活动星系核的观测研究中,了解这些源的结构特点及其变化,有的对一系列样本源进行VLBI偏振观测,有的则利用欧洲的VLBI连网,以研究一些活动星系核的高磁旋测度和近核磁场结构。有的对所观测的活动星系核样本进行系统的VLBI总流量、谱指数、结构变化、自行、宇宙模型的研究。有的还发现国际上第二颗多频带同时有幅度快变的变源,这些工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十一)高时间分辨率太阳微波爆发观测研究   王绶琯先生于1980年提出高时间分辨率太阳微波爆发观测和研究的课题,于1981年首次发现在10厘米太阳爆发上叠加的毫秒时标的时间精细结构。这一发现引起国内外同行高度重视。此课题的仪器研制和观测结果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22周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在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于1988年起,由北京天文台牵头建立包括从2厘米到米波段约16台射电望远镜组成的“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联测网”,把我国太阳射电学科的观测和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此,获1993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基于1981年后观测和研究工作的积累,为在太阳射电爆发(耀斑)中快速能量释放研究中能有进一步突破,在院天文口支持下,由傅其骏负责的“太阳射电宽带频谱仪”项目于1994年启动。该设备由五个分波段频谱组成,于1996年后陆续投入观测,取得了太阳射电爆发中整组结构多项首次新发现,及众多高质量的新科学资料。2000年全面完成后,其综合性能指标居该领域国际领先水平,吸引十余位国际同行来台作短期工作访问、合作课题研究;用该设备观测的资料培养研究生十余人。到2003年底已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得国际同行好评。该项目获200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南极地区日地系统整体行为研究”的一个子课题,于1992年末在南极中山站建立太阳射电观测站,于1992年10月-1993年底,1994年10月-1996年初,两次派员作越冬观测,取得了宝贵资料。(十二)时纬服务及应用研究    天津纬度站,作为我国唯一从事纬度观测和极移服务的专业机构。从1958年至1997年,其主要观测仪器天顶仪,年平均240观测夜,取得130万个纬度值,1981年末真空照相天顶筒投入常规观测,共获得1150多张有效底片,测得2万个时间纬度值,成为我国纬度观测和极移服务系统的重要新设备,1981年正式参加国际极移服务(IPMS)和国际时间局的合作,也参加了1983 – 1984年国际地球自转联测计划。随着国内各天文台、站观测时纬仪器日趋成熟,天津纬度站及时组成了我国多台站的综合极移服务系统,提供极移服务值。随后又会同南京大学天文系、测绘部门等单位通力协作,最后得到一套收集资料最多、统一归算到1968.0的起始原点的极坐标系统(即JYD1968.0),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正式采用的基本数据之一,上述成果均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科院重大成果奖。   沙河站的三台测时仪器,尤以II型光电等高仪和光电中星仪,从1976年起以每年高达240 – 260观测夜取得的资料参加我国授时网工作,为1978年我国世界时系统精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做出重要贡献。II型光电等高仪的年波动是国内所有仪器中最好的。1982年参加“中国世界时系统的建立和成就发展”的协作,从而建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世界时时间尺度,获国家奖励。1980-1985年参加国际地球自转联测(MERIT),高质量地完成主联测阶段任务,II型光电等高仪的时纬观测资料应国际时间局(BIH)的邀请从1982年参加国际快速服务的合作,其测时精度比全球54台仪器的水平高出60%,测纬精度的全球50台仪器高出40%,所占权重分别为第一和第二。后由于激光测月、测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新技术显示了明显的优势,国际计量委员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等多个国际性机构商定,从1988年1月起地球自转参数的确定不再采用经典光学观测数据。从而决定了我国的经典光学测时、测纬工作,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造成特大灾害。震后,张国栋、李致森等研究沙河站目视等高仪的时纬观测资料,发现其残差值的变化在唐山地震前存在异常,后经分析国内外众多时纬仪器的观测资料与仪器周围地震的关系,发现了强地震前天文时纬观测的残差资料出现短期异常的现象。该发现及后随研究先后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89年度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80年代中后期,韩延本与同行合作,更深入地研究震前时纬残差异常的规律,提出用天文时纬观测提取地震预测信息的初步方法,并在几次地震前成功地提供了预测信息,得到地震部门的肯定。成果获得1996年度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三)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李致森、韩延本等于1974年在我国首先开展利用古代天象观测资料研究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工作,搜集考证我国古代的日月食观测记载,研究得到描述历史时期约20个世纪间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初步结果,与陕西天文台联合获得1990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张焕志对地极移动的特征开展研究,提出了“时变二分地球”模型的概念,从理论上研究了钱德勒摆动的特征,以及地震对钱德勒摆动的激发问题。1992年韩延本与北师大合作,采用新的思路,即结合地震断层的特征研究引潮力各分量的对地震的影响,得到有助于精化地震短期预报的方法。1999年,北台开展知识创新的改革,该组的研究工作并入“重大自然灾害的天文因素研究团组”中。(十四)人造卫星观测研究   我院人卫系统从1957年 – 1987年,先后对美、苏的110颗卫星134个目标跟踪观测,共获取了近20万个光学资料,从1970年-1983年对我国发射的8颗卫星,16个目标跟踪观测共获取了18.4万个光学资料,在完成国家要求捕捉失踪卫星,监测即将陨落卫星及火箭的紧急任务中,在完成国家的西沙联测、卫星动力测地、实施国家空间监测计划以建立数据库等任务中,我台人卫组均参与其中,以观测晴夜多,观测精度高,做出了出色贡献。从而屡获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集体奖和个人奖。同时开展了人卫轨道理论研究,并结合我院空间中心和有关国防院所提出的任务,完成了有关程序的设计和编写,为我台在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由屠乃琪、胡景耀等负责完成了我国第一台激光人卫测距仪,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十五)三大创新工程开始预研   在“十五”规划的背景下,北京天文台通过与国内天文界的竞争与合作提出的三大创新工程得到国家支持并开始预研:1.空间太阳望远镜(SST)。1992年艾国祥与张和祺(紫台)张柏荣(云台)等首先提出研制我国空间望远镜的设想,在科学院和国家基金委的支持下,多次在国内外组织专家论证,在此基础上,启动“气球太阳望远镜”工程作为前期实验,在两次放飞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2000年中科院和航天科技集团总公司专家组,经过评审,将空间太阳望远镜列入第十个五年计划预研项目。   2.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1993年王绶琯院士会同苏定强院士、崔向群(均为天仪厂)、褚耀泉(科技大学)等提出项目方案,很快得到国际同行的瞩目和中科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1995年科学院决定我台为业主单位,台长为项目总经理,成立项目委员会,项目办公室。王绶琯、王大珩、雷天觉、苏定强、陈建生五院士为顾问。1996年国家计委、科委组织两院院士对项目进行评审,1997年批复,原则同意作为中科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至2000年项目完成初步设计,科学目标及相应技术要求作了进一步探讨,其主动光学和光纤定位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实验,并建了新实验楼。   3.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1993年北台提出利用喀斯特地貌建造大射电望远镜方案,1997年形成其先导单元FAST工程概念。1997年9月邱育海发表“具有主动反射面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一文。在王绶琯、陈芳允、杨嘉墀、陈建生四院士大力推荐下,得到中科院和科技部的重视和支持。1998年邱育海应邀访英,他的报告受到英方关注,认为“是一个全新的但可以实现的设想”,随着英方有关天文机构积极签署合作备忘录,1999年我台建立大射电望远镜实验室,进行相关的主动反射面、馈源支撑、测量与控制等关键课题的预研究,2000年在贵阳召开以此为主题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82次射电源散射和衍射学术讨论会。(十六)基本数据积累与服务基本数据积累工作取得的一项重大成绩是建成天文数据库。其中包括太阳地球物理数据库、恒星资料数据库和文献索引数据库,形成以下4个中心:  以VAX-11/780为主机的计算处理中心;  世界资料中心中国分中心-天文学科中心(WDC-A);  中国科学院天文数据库;  日地物理预报中心。(十七)技术应用与开发根据院“把重要科研力量动员和组织到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方针。为发挥北台的技术优势,积极进行技术开发工作,1985年以来,先后开办了“东星微计算机公司”(与院东方公司联营),“卫星通讯技术开发公司”等7个公司。还与新加坡合资开办了“亚洲卫星通讯有限公司”,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几年来先后为工商银行等用户研制了微机业务管理软件系统,研制成功了口径5米的C波段卫星接收天线投入国内市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八)本部建设与职工住房改善建台26年来,五个观测基地已经建成,人员由初期的20多人发展到500多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本部仍拥挤在初期的不到800平方米的微生物所三层小楼顶层,对科研管理工作极为不利。台领导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争取院的支持,拿出开发盈利的部分资金,就地改造翻修,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改善了机关工作和科研实验条件。另外与院合作改建了西平房,1987年-1988年我台获得中关村甲4、甲5楼65套职工住宅,使得职工住房困难得到了缓解。九十年代中期,经过多方争取,院批准拨款1000万元加上台自筹500万元在北郊大屯路划定31亩地,建一座70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1996年奠基,1997年落成,成为基本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台本部,极大地改善了科研和工作条件。(十九)天文普及工作结合出现的特殊天象进行科普宣传,如多次出现在国内外的日食,1985年-1986年的哈雷彗星回归,1988年火星大冲,1994年彗-木碰撞,1998年狮子座流星雨,1999年社会流传的“天体十字架”的谬论和不明飞行物(UFO)问题等,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适时进行科学宣传报道,破除迷信。从1989年到1998年共举办十一届全国青少年天文夏令营,主要对象是中学生。台本部经常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各台站经常性接待公众参观。我台天文学家发表了大量天文科普著作和译著,卞毓麟得到全国科普奖。(二十)学术期刊出版  我台受中国天文学会的委托和北大天体物理专业合作主编《天体物理学报》从1981年至2000年共出版正刊80期,副刊1期。受相关单位委托主编的《太阳地球物理资料》从1971年起出版了368期。《北京天文台台刊》中文版从1972年起出版了 43期,1980年改英文版后出版了40期。《中国天文学文摘》从1987年起至1998年停刊共出版了48期。还建立了《中国天文学数据库》。(二十一)国际交流   随着国家开放政策的深入和科研的日益发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人员互访日益增多,仅2000年这一年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38人次来台访问,我台有142人次到25个国家和地区访问。   从八十年代至2000年我台在国内主办、承办、合办具有规模的国际学术会议有:1985年在北京的“中美双星学术讨论会”,1987年在北京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四次亚太地区会议”,同年在北京与中国电子学会合办的“国际射电天文视宁度学术会议”,1990年在安徽的中国科学院与马普学会“第三次天体物理讨论会”,1992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141次“太阳活动区磁场和速度场”专题讨论会。1994年在北京的“第四次多台址联合观测(MUSICOS)国际学术讨论会”,同年在昆明、敦煌,日本多次“中日太阳物理学学术讨论会”,1995年在贵阳的“大望远镜工作组与球面射电望远镜第三次讨论会”,1999年在乌鲁木齐的“中国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第三次高能天体物理学术讨论会”,同年在山东潍坊的“太阳射电爆发和等离子体物理国际学术讨论会”,2000年在贵阳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182次射电源散射和衍射学术讨论会”等。借用国际学术讨论会议平台展示我们的学术成就,了解最新国际学术动态,进行了学术交流。   从198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恢复中国天文学会合法会员席位后,我台均派员参加该会历届大会活动。12人先后任各委员会组委。在1994年艾国祥当选为第10委员会副主席,1997年升任主席,标志着我台在这些学术领域的成就,为国际同行所瞩目。   至1997年止,北台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天文发现有54项,从建台至2000年科研成果获院级以上的奖励有14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2项,院重大科技成果奖10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46项,四等奖13项。    建台42年来造就了一支能适应当今现代天文事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科研队伍。自1987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以后我台每年都招收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到2000年一共招收了247名,其中硕士生146名,博士生99名,博士后12名。经培训毕业评定学位的161名,其中硕士108名,博士43名,博士后10名。他们大多数逐年充实到各科研组,成为科研队伍的主要来源,经过实践,很快成为科研骨干,学术带头人。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的有:赵刚、赵永恒、邓李才、张洪起;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有:张洪起、赵刚、武向平。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国家主席江泽民曾于1997年7月22日和1998年5月2日分别视察我台兴隆站和怀柔站,挥毫写下了“探索宇宙奥秘,造福人类社会”和“发展空间天文,探索宇宙奥秘”题词。温家宝也曾于1997年春节(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到怀柔站慰问,对我台全体职工、科技人员极大的鼓励和厚望。 2000年12月31日,全台在岗职工总数247人,专业技术人员176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02人,中级61人,初级13人,具有博士学位48人,硕士学位9人,学士学位5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1980)、陈建生(1991)、艾国祥(1993)3人,研究员37人,副研究员25人,高级工程师27人,高级实验师9人,编辑系列副高级职称4人,与建台初期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这支专业队伍正为以艾国祥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太阳剧烈活动与空间灾害天气”、以陈建生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星系形成与演化”等前沿课题,为各观测基地设备更新改造的技术课题,为实现三大自主创新工程,为2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课题做出新的业绩。   2001年4月25日,中国科学院进行全国天文研究机构改制成立了国家天文台。国家天文台组建后,原北京天文台融入国家天文台,撤消北京天文台法人资格。北京天文台经历了艰苦创业,辉煌发展的四十二年建设,圆了半个世纪前天文界老前辈的梦,成为了一个新中国自主建立起来的,拥有中型观测设备,具有自主创新能力,逐步为世界所瞩目的现代天文台。                   撰 稿:北京天文台台史编写组                    统稿人:洪斯溢  邹振隆附表1: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获奖情况序号项 目 名 称获奖单位1太阳活动预报北京天文台2我国极原点(J.Y.D)系统的地极座标北京天文台3星系结构理论研究北京天文台4天象资料成果北京天文台5人卫激光测距北京天文台6世界时的精确测定合作完成7一号科研任务合作完成860厘米中间实验望远镜合作完成9II型光电等高仪合作完成10我国授时赤经星表合作完成11引力规范理论的研究合作完成12T4经纬仪自动跟踪光电装置合作完成附表2:北京天文台获科技成果奖情况序号项 目 名 称奖 励 类 别获奖单位主 要 完 成 人1我国世界时系统精度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978-1979年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上海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陕西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 武汉测地所上海台主报2照相天顶筒1978-1979年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南京天仪厂 上海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 陕西天文台天文仪器厂主报31980年2月16日日全食闪光光谱的观测与初步结果1980年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北京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 南京天仪厂沈龙翔(1) 李其德(4) 等7人4λ10厘米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设备的研制及初步观测结果1983年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北京天文台金声震 傅其骏 赵仁扬5中国光电等高仪系统的等高总星表1983年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北京天文台 陕西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大学罗定江 鲁礼志6日食光谱仪1983年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南京天仪厂 北京天文台沈龙翔(6)7密云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天文台王绶琯 陈宏昇 郑怡嘉 张国权 邱育海8青藏高原隆起及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影响的综合研究1986年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综考会   (北京天文台参加)(沈龙翔 林元章)9第21周太阳活动峰年联合观测及资料分析1986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史忠先(2)10卫星动力测地1986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紫金山天文台等10单位  北京天文台(6)禹来庚11卫星动力测地198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紫金山天文台等10单位  北京天文台(6)禹来庚12长波授时台系统的建立1987年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陕西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参加13太阳磁场望远镜1987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天文台 南京天仪厂 长春物理所 福建物结所艾国祥(1) 明长荣(9) 韩峰(11)李威(13) 王建民(14)张洪起 刘建忠 李京 共计30人14长波授时台系统的建立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参加15太阳磁场望远镜198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天文台 南京天仪厂 长春物理所 福建物结所艾国祥(1) 明长荣(9) 韩峰(11)李威(13) 王建民(14)16国际地球自转联测1987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天文台 北京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测地所    陕西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17哈雷彗星的观测研究1989年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紫金山天文台北京天文台 云南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海洋所青岛站乌鲁木齐站刘宗礼(2) 汤德莹(12)    参加者(郝象梁 柯大荣 邵元疆    董宸柱 赵励民 宋文泉) 共计41人181.2米红外望远镜研制1989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南京天仪厂 北京天文台钱忠钰(5) 郭红峰(6)191.2米红外望远镜研制199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天仪厂 北京天文台郭红峰(4) 钱忠钰(5)20中国大地测量星表1992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武汉测地所 北京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陕西天文台 国家测绘总局总参测绘局鲁礼志(2) 王泽枝(4) 曾繁妙(8)张义培(10) 等26人21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联测网的建立1993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傅其骏,夏志国,金声震,姬慧荣等15人22太阳磁场和速度场研究1994年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天文台艾国祥 张洪起 汪景琇 李威 史忠先 等11人23多通道太阳望远镜1995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天文台 南京天仪中心艾国祥(1) 王敬山(3) 宋国峰(6)张斌(10)邓元勇(14)叶祥明(15)24多通道太阳望远镜199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天文台 南京天仪中心艾国祥(1) 王敬山(3) 宋国峰(6)张斌(10)邓元勇(14)叶祥明(15)252.16米天文望远镜1997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南京天仪中心北京天文台 自动化研究所黄磷(4) 蒋世仰(11) 胡景耀(13)黄永伟(19) 尹济生(24)26科学数据库及其信息系统1997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网络信息中心等14单位    北京天文台第九位柯大荣(17) 郭红锋(25)272.16米天文望远镜199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南京天仪中心北京天文台 自动化研究所黄磷(4) 蒋世仰(11) 胡景耀(13)28利用引力透镜效应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分布1999年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天文台武向平 朱宗宏 秦波 邹振隆292.16米望远镜红外自适应光学观测系统1999年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光电技术所 北京天文台王 钢 孙敬颢 胡景耀30利用引力透镜效应研究宇宙中的物质分布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天文台武向平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