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意】知道要止于至善的最终目标,然后志向才能有定;志有定向,然后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然后才能安于目前的处境;安于目前的处境,然后才能虑事周详;虑事周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事万物都有本和末,有始和终。能够明了万事万物本末始终的道理,知道做事的先后次序,就接近于大学之道了。

这是字面的翻译,但是如果从修证的角度,这么翻译显得很苍白。

知,止,定,静,安,虑,得。这是曾子提出的七个俢证的境界。

这里的知,代表智慧的作用,即思维。打个比方说,思维如风,心如水,风停了,水就止了。思维停止了,心地止了,于是就有定境。为何止后而有定呢?止如观照,自己起观自己,观者和被观者一体时,就定了。这就是佛家的止观法门。

定后必有静,即诸葛亮所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定的深浅,在于空间的大小,空间小,为小定;空间大,为大定。空间越大,时间越小。空间大到无穷时,时间观念就消失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定。空间大,所以能“宁静致远”。《楞严经》云:阿罗汉观阎浮提,如庵摩罗果。

罗汉被称为小圣,在罗汉眼里,地球很小,如手中的庵摩罗果。

心静后有身安。这也是个因果关系。心静之后,念头很轻,以至于无,无便身安。

禅宗二祖见达摩,请达摩安心,慧可曰:“吾心未安,乞师予安。”达摩曰:“将心来,我与汝安。”慧可曰:“觅心了不可得。”达摩曰:“吾与汝安心竟。”二祖言下大悟。

二祖“觅心了不可得”的过程就是虑。虑后之得为得道。据《庄子·外篇·天运》记载,孔子见老子,汇报学习六经的体会,被老子批评。孔子于是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子汇报学习成果说:“我终于懂了,先要了解自然之道,再通晓人道,不然的话,我自己都不能教化,又怎么能教化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老子为孔子印证说:“孔丘得道了!”

从静到得,也可以用易经来解读。世界没有永恒的动,也没有永恒的静。都是相对的。这个道理在易经的恒卦里。恒卦处于64卦的32位,在正中间。就像银河系的中心,四个悬臂无论如何变,中心不变。这就是所谓恒者静也。但是恒卦是上雷下风,在雷风相博的运动中,产生的静止,故静止是相对的。

这是讲现象,如果讲本质,宇宙有没有一个不变的东西呢?有。那就是本体。无论宇宙如何运动,能运能动的那个本能,永远都没有变过。那就是道。道就是《大学》中七个境界的最后一个:得。【来自《大学通讲》解说词】

您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